你还在心安理得地嘲笑“孔乙己”吗?数据显示,中国每年有近千万大学毕业生,但真正“逆袭”上流社会的,不足3%。表面上我们笑话那个清高迂腐、穷困潦倒、被众人调侃取乐的书生,实际上,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活在自我与现实的夹缝中,掩盖着属于自己的“长衫”。孔乙己的故事真的离我们很远吗?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每个人,或多或少都是另一个孔乙己?今天,就让我们扯下遮羞布,摸一摸心里的“茴香豆”,看看这背后的真相。
笑孔乙己太傻太轴?有人说他活该,明明可以去干苦力,非得死磕读书那一条道。可是,也有人满脸不屑:一个大男人,除了清高还有啥?值得同情吗?有人忍不住吐槽:“他是神经病,明知考不上,还死要面子。”另一边却有人反驳:“他只是个小人物,没成功就该被踩在脚下?现实这么残酷?”饭桌上、网络里,大家都在隔空指挥孔乙己的人生。可仔细想想,这样的争议是不是有点眼熟?是不是其实,我们对孔乙己的讥笑,背后是对自我软弱的不甘?但别急,这中间还有更深的玄机,耐下性子,听我慢慢掰开揉碎。
展开剩余78%故事从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酒馆开始,这地方就像社会的缩影,什么人都有:短衣帮的干活汉子、长衫哥的斯文客、还有十二岁的学生伙计“我”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。孔乙己,身穿脏兮兮破长衫,站在大堂上喝着最便宜的酒——一边想往上爬,一边又落到了最底层,是不是有点像现在刚毕业找不到好工作的年轻人?有人笑他拽文,“窃书不能算偷”,有人揪着他偷东西的事放冷箭。可是,他哪怕一身狼狈,也没赖过账,脖子一梗,骨子里那点小清高还在死死撑着。有人说,这就是书生的“最后倔强”。可老百姓咋说?邻居小张咂嘴摇头:“他又不是没手没脚,干点啥不能养活自己?”小酒馆的顾客们一边笑,一边又在他身上找到点微妙的优越感。看着别人比自己惨,也算是给平常苦闷的日子冲冲喜。
时间久了,小酒馆沸腾的热闹也慢慢冷却。孔乙己来得越来越少,账单上的十九文铜钱成了别人嘴里的笑谈。表面上,大家揶揄归揶揄,似乎一切都恢复平静。掌柜没再追账,酒客聊别的话题,仿佛孔乙己只是个偶尔路过的笑点。有人甚至开解:“这不就是社会嘛,总有人高有人低。”那年头的大人都觉得顺理成章,“各尽本分就行了。”可真如表面那么简单?有人嘀咕着:“他那腿也太惨了,难不成真出了事?”“这年头不努力点,谁不是活该。”这些凉薄的声音,也许就是当年社会的主旋律。饭后闲谈间,没有人真心关心过孔乙己活得怎样,只剩账簿上的一行遗忘的数字。可这种安静,其实是一种更深的冷漠。也许,命运的暴风雨就在这平静下酝酿着。
突然某一天,孔乙己拄着两只泥手,拖着断腿,艰难地回到了酒馆。大家一片哗然——原来他真被打断了腿!一时间所有人都不出声了,本来以为他混不下去了,谁料他还敢回来,还当着众人花钱买酒。“你那十九文还没还呢!”掌柜阴阳怪气地数落。孔乙己苦笑:“下次还,下次还。”但他其实是来告别的,来用最后点尊严换一碗热酒。众人见此,气氛一时诡异。刚才还在笑他,现在有点说不上来的难为情。有的低声说:“这人真是,活着都不痛快,死了都得被数落。”所有早前的嘲弄和冷眼,这一刻变成了一种沉甸甸的尴尬——大家突然意识到,这不是故事里无关痛痒的小角色,这是一条真实的生命,一个被命运按在地上的普通人。他的最后一次出现,是对所有人在场者良知的反问。前面埋下的对立、误解、取笑,都汇聚到了这残酷的一刻。
这以后,孔乙己真的消失了。小酒馆里又回复到日常,掌柜偶尔嘟囔几句:“那十九文估计是要不回来了。”大家又装作十分潇洒,“他那种人,没救了。”可小镇上偶尔还有人提起:“他到底死哪儿了?”议论几句就各忙各的去了。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际上却没人能否认一个现实——下一个孔乙己可能随时出现。社会门槛越来越高,读书人和苦力的夹缝越来越窄。更糟糕的是,分歧反而更深了:有人觉得“只要努力就会有出路”,也有人不服:“那只是你运气好。”当孔乙己消失时,社会忘得很快,但类似的失败故事却不断重演,只是换了个主角、换了个姓名。那些未被原谅的小失败,被新的忙碌和抱怨掩埋。看似解决了,实则危机更大。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淡,被一层层自我保护包裹着,和解几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。
说起来,孔乙己倒是“幸福”,至少他还成了别人喝酒时的谈资。现在想想,努力踹嘴的那些长衫短褂们真是大义凛然,既会教人拾人牙慧,也会趁机打一棒子。大家对孔乙己的遭遇一番指责、一番笑谈,就封了他的“失败者”标签,仿佛自己都是老司机,有多高明。再想深一点,如果咱们人人都“现实”得像酒馆里的掌柜和那群喝酒的,见谁落水就嚷嚷“谁让他不会游泳”,啧啧有声,岂不是社会进化的最好证明?当别人栽了,我们还能指着他的背影说:“活该!老子绝不。”不得不说,捡现成的优越感比什么都杀得快。难怪咱们都敢放声笑别人,现实不是我们的,只是别人的。人人都坚信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,成功全靠努力,失败都是不行。现在想想这样的铁律,是不是格外安全又滑稽?要是孔乙己再活一次,或许也要吐槽:你们这么现实,怎么还人人喊“卷”喊焦虑?想来想去,笑别人容易,真正接纳和理解自己、理解他人的处境,可真没多少人能做到。
你觉得孔乙己真的活该吗?有人说拼命努力就该出人头地,活不下去全是自己不争气;也有人反问,普通人被现实压着喘不过气,最后一次倔强值得同情。那你呢,是鄙视“失败者”理直气壮,还是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?你的长衫在哪里,你有没有自己的“茴香豆”?欢迎评论区说说,你怎么看——人生的尊严和现实的鸡毛,到底哪个更重要?
发布于:陕西省联华证券-股票怎么玩杠杆-实盘杠杆平台有哪些-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