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实说,我前两天差点 emo 了。
不是因为工作,也不是因为感情,而是因为我发现自己过去这些年,在数字世界里,基本上处于一个“衣不蔽体”的状态。
而扒光我的,就是那个我天天用来买咖啡、付饭钱、发红包的绿色APP。
那天晚上,我跟往常一样,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一条热搜#微信里的钱包一定要上锁#,像个大嘴巴子一样,毫无征兆地扇在我脸上。
我当时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心想这又是什么新世纪的都市传说?
将信将疑地点开,看完之后,我整个人从沙发上弹了起来。
手机,我的手机!
我抓过来,手指哆哆嗦嗦地就开始了我的“微信大冒险”。
点“服务”,进“钱包”,然后呢?
然后就迷路了。
那感觉,就跟在宜家找出口一样,明明感觉就在眼前,可你就是绕不出去。
最后顺着网友的攻略,在一个叫“消费者保护”的犄角旮旯里,我终于找到了那把传说中的“安全锁”。
我的天,它藏得比我的私房钱还隐蔽。
当我看到“指纹解锁”和“手势密码解锁”这两个选项时,我没感到安心,反而是一股火气直冲天灵盖。
大哥,这么重要的功能,你是打算等用户自己修仙得道,开天眼之后才能发现吗?
我们天天用微信支付,处理着大大小小的金钱往来,结果你把保险柜的钥匙藏在了地下室的砖缝里?
这操作,实在是高!
我颤抖着把锁加上,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。
可就是这三十秒,隔开的是倾家荡产和安然无恙两个世界。
我试着再点“收付款”,一个验证框“啪”地弹出来,那一瞬间,我才感觉到了一丝久违的安全感。
这感觉就像是,三伏天光着膀子在外面跑了一整天,回到家终于穿上了衣服。
我立马把这个“惊天大秘密”甩进了我们那个百来号人的群里。
果不其然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屏幕上瞬间被“卧槽我也没开”、“赶紧设置了”、“吓得我一哆嗦”给刷屏了。
我们这群在互联网浪潮里自诩为“冲浪达人”的家伙,结果发现自己一直在裸泳,这简直是年度最好笑的笑话。
我知道,肯定有人会说:“至于吗?手机不是有锁屏密码?”
。
朋友,你这话就好像在说:“我家大门有锁,所以卧室就不用关门了。”
太天真了。
现在的“有心人”,解个锁屏密码算什么?
更别提那些趁你不备,瞥见你密码的瞬间了。
你的锁屏密码,防的是无意翻看你手机的同事,防不住处心积虑想掏空你钱包的贼。
这事儿越想越不对劲。
为什么微信要把这么一个性命攸关的功能,设计得如此“反直觉”?
我猜,这背后是一盘大棋,一盘关于“便利”与“安全”的商业博弈。
在微信支付这个庞大的生态里,“快”就是生命线。
每一次支付,少一次验证,用户体验就更“丝滑”一分,交易成功的概率就高一点。
资本的逻辑里,我们账户里那点钱的安全感,可能真的没有他们后台流水数据上那个小数点重要。
他们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丢手机,不会那么倒霉。
可问题是,生活这玩意儿,它从来不按剧本走。
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手机不丢不被偷?
我们享受着扫码即走的便利,却把身家性命的遥控器,轻飘飘地交了出去。
这个被雪藏的“钱包锁”,就是科技公司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点“人性”,一份需要我们自己去申领的保险。
所以,别看了,说的就是你。
现在就拿起手机,去给你那个敞开的“钱包”上把锁。
别等到手机丢了,看着银行卡余额清零的短信,才想起我今天说的这番话。
到时候,你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生活不易,成年人的世界里,能保护你的,永远只有你自己。
好了,快去检查吧。
然后回来告诉我,你的钱包,“裸奔”了多少年?
联华证券-股票怎么玩杠杆-实盘杠杆平台有哪些-配资行业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